章堅:管好生活自然健康
章堅,活法兒創始人。
活法兒,創業公司,旗下移動應用均以中醫養生理論為基礎。日前,活法兒又和百度旗下的可穿戴設備平臺dulife合作,將云端的大規模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后,推薦針對性的健康解決方案。
活法兒專做健康管理!但活法兒創始人章堅卻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健康管理是偽命題,我們管理的是生活,如果你的生活被管理得井井有條,你自然得到健康的結果。
記者:現在市場上的健康管理類應用很多,大多是以營養學或西醫為基礎,你們為什么選擇傳統的中醫養生理論?
章堅:我們最終選擇傳統中醫養生理論來指導用戶,完全是用戶的決定。
2009年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用得是營養素卡路里那一套。因為傳統的健康管理還是以營養學為基礎,當時業界也沒有嘗試過中醫養生的方式。但是我們最終發現用戶根本不買賬。
接著就想試一下中醫,正好2009年出來一個國家的行業標準《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2010年初,我們根據這個標準做了一套測試上線,結果一下來了幾十萬用戶,第二天服務器就爆了。
我覺得中醫和傳統的養生理論是深植在國人DNA里的,如果一個人牙疼,很可能第一反應就是“上火”,“上火”就是中醫傳統的說法,所以中醫更適合本土化。
記者:除了用戶認同以外,在你們的工作過程中,還發現了傳統養生理論的其他優勢嗎?
章堅:做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是場景,傳統養生理論恰恰包含非常多的使用場景。
中國關于養生的積累非常多,生活中的每一個碎片,都能在中醫養生理論里找到。比如明朝有一本書叫《遵生八箋》,是古代養生的集大成者,甚至包括什么睡姿對身體好,這就非常有意思,不像說每天跑五公里,天天吃維生素,非常枯燥。
傳統養生理論很容易從方方面面給你湊成一條非常健康的路,比如從睡覺、吃飯、走路等各個方面。而且這是你自己的路。我們不希望你改變生活的軌道,而是在這條軌道上放了好多對你身體好的東西,你到站停一下就可以了,比如睡覺時會告訴你一些注意事項,起床時不能太猛等等。
移動互聯網就是利用技術介入到場景中,用古老的養生方式,解決現代人的健康問題。
記者:現在整個健康管理行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章堅:現在整個健康管理行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把執行做好,這樣價值就體現不出來。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人得了特別難治的病,而我是一個特別牛的醫生,我把方子開出來,病人拿回去天天叩拜方子是沒用的,只有買藥吃了執行完整個過程才能把病治好。現在整個行業都沒有解決執行問題,只做到開方子這一步。但就像支付寶解決了信任問題后整個電商行業就爆發了,而健康管理一旦解決了執行問題,整個行業也會爆發。
人們還是愿意為自己的健康做一些努力的,但如果成本太高就會放棄,我們目前正在嘗試和電商外賣等合作,幫助用戶縮短執行的路徑,比如你上午發現應該吃烏雞,輕松點一鍵,中午烏雞就擺在你眼前了。目前工作已經在進行中,最快兩個月后上線。
記者:你們除了直接面對用戶以外,和行業內的其他公司有什么合作嗎?
章堅:現在有硬件廠商找我們合作,比如像海爾、百度、其他創業的硬件團隊等,對這些硬件團隊來說,采集數據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可以通過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但采集數據之后呢?我們會帶來成熟的解決方案。
比如我們和海爾合作智能家電。冰箱不僅能控制溫度,還能根據冰箱里的菜提供菜譜,教你怎么做一頓健康的飯。當冰箱空了的時候,它會根據你家人的健康數據,出一款采購方案,方案出來后也許點選一下,你想買的菜就會被電商送到家里來了。海爾通過與我們合作,使冰箱有了健康管理的能力。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是未來,我們要給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設備提供健康解決方案。
記者:“過日子”應用中有很多節氣時令及相關的傳統文化,這也是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嗎?
章堅:“過日子”這個應用管三件事,一個是個性化的飲食建議,二是管理家人健康,三是告訴你什么才是有品質的生活。我認為有品質的生活就是跟隨自然的變化,享受最自然的東西,當前這個節氣,自然發生了什么變化,你可以跟隨這些變化做哪些事情。比如桃花開了,我們建議你去賞桃花。
健康管理其實是偽命題,因為健康是結果,結果是不能被管理的,人們只能管理過程,健康的過程是生活,所以我們管理的是生活,如果你的生活被管理得井井有條,你自然得到了健康的結果。
“過日子”目前得到的用戶體質分布數據。
記者:現在你們已經有1000萬的下載量,積累了很多數據,這些數據會對中醫和傳統養生有什么影響?
章堅: 推出中醫體質測的王琦教授用了20多年做了3萬多人的跟蹤,得出中國人平和體質最多,約占23%左右。我們目前大概收集了兩千萬份有效的測試結果,數據表明最多的體質是濕熱質,約占21%,平和質占18%。
濕熱質和熬夜、生活不規律、吃辣,生活壓力大等有密切關系。這個是不是也說明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以前有很大的變化?
我認為現在大數據還沒有對傳統的中醫養生理論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為沒有足夠大的數據,我們即將進入大數據時代,但如果將來數據量足夠大的話,完全可以證明中醫的邏輯是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