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調查:中國對本國經濟最樂觀
在全球金融危機開始爆發6年之后的今天,盡管各國經濟復蘇步履不一,全球各國民眾卻仍保持著悲觀情緒。
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于今年3月~6月對44個國家近5萬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在多數國家中,人們認為本國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多數受訪者認為經濟現狀不佳。
普遍悲觀
在調查中,受訪者認為本國經濟表現糟糕的全球各國中位數為60%,在發達經濟體中,這一數字達到64%,而在新興經濟體中則為59%。只有發展中經濟體的受訪者對本國經濟表現稍顯滿意,有51%的受訪者認為本國經濟很好。
對本國經濟評價最負面的是希臘民眾,有97%的受訪者稱經濟現狀不佳。其次是意大利(96%)、西班牙(93%)和烏克蘭(93%)。
對本國經濟現狀評價最積極的民眾在中國,8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經濟不錯,其次為越南(87%)和德國(85%)。而在美國,58%的受訪者認為本國經濟不好,只有40%的人覺得還不錯。
在過去的一年中,民眾對本國經濟的態度也在發生轉變。2013年,多數巴西人(59%)認為本國經濟很好,而現在僅有23%仍持該觀點,巴西人對本國經濟的信心大幅下跌了27%。在委內瑞拉,對本國經濟態度樂觀的民眾比例也下降了15個百分點,阿根廷和馬來西亞均下降了13個百分點。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的民眾逐漸樂觀。2013年,在英國和巴基斯坦分別只有15%和17%的民眾認為經濟現狀不錯,而現在,英國人中態度積極的比例上升了28個百分點,巴基斯坦則增加了20個百分點。此外,在烏干達、以色列、印度尼西亞、韓國、俄羅斯、智利和德國等國,也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整體預期好轉
從整體來看,各國民眾對未來國家經濟的預期也更加積極。根據調查,對明年國家經濟預期樂觀的全球各國中位數為46%。其中,自2013年來,英國公眾對未來經濟預計樂觀的比例增加了23個百分點,達到45%。印度尼西亞和烏干達也分別增加了18和15個百分點,達到55%和57%。
與此同時,日本民眾對未來一年經濟的信心從一年前的40%暴跌到15%,馬來西亞則從64%下跌到47%。根據日本內閣8日發布的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二次修正值,增長率按年率計算由此前的萎縮6.8%進一步下修至萎縮7.1%,這被視為近5年來最大的GDP跌幅,進一步加深外界對上調消費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3年至今,對未來經濟預期樂觀的美國民眾比例從44%下跌了9個百分點,至35%。另據美國民調機構蓋洛普的經濟指數調查,9月第一周的美國信心指數和8月最后一周持平,保持在-17,該指數已連續數周維持在負值區域。
諸多擔憂
調查稱,對經濟的擔憂表明對一系列經濟挑戰的廣泛擔憂,而各國民眾擔憂的諸多經濟問題包括通貨膨脹、失業、收入不平等和公共債務,在大多數國家中的多數受訪者并不是僅僅將這些問題視為一種擔憂,而認為這些是本國面臨的非常大的問題。
全球中位數77%的受訪者稱,物價上漲和就業機會的缺乏是本國非常大的問題。認為貧富差距是本國嚴重問題的全球中位數是60%。此外,59%受訪者聲稱公共債務同樣也是本國非常大的挑戰。
在發達經濟體中,相對較大的擔憂為債務,認為公共債務是主要擔憂的各國中位數是64%。而在新興市場,通貨膨脹(77%)被視為最大的挑戰,接下來是缺乏就業機會(72%)。而在發展中社會,就業(86%)和通脹(84%)均是公眾非常擔憂的問題。
此外,在10個接受調查的發達經濟體中,有6個都將缺乏就業機會視為最大的經濟挑戰。幾乎所有受訪的希臘人(98%)都認為失業是主要問題,超過90%的意大利和西班牙人也持相同觀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4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4%,比2013年略有回升,2015年則增長4%。然而,民眾對這樣的增長前景表示擔憂。從地區來看,非洲(59%)和拉丁美洲(56%)民眾對明年最充滿希望,近半數的亞洲(48%)民眾也如此認為。但只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25%)預計明年經濟將出現好轉。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