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吸取日本經濟衰退教訓 避免重蹈覆轍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外媒稱,中國的監管機構正在從日本經濟史中吸取經驗教訓,決意避免讓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重蹈日本過去20年來衰退和通縮的覆轍。
據路透社3月8日報道,據日本政府以及與中國監管機構有直接接觸的其他消息人士介紹,北京認為,30多年前東京處理資本流動和日元自由化的方式是導致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產生資產泡沫以及泡沫隨后破裂的關鍵因素。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駐中國消息人士說:“他們對日本的成就一點也不感興趣。他們最大的興趣在于日本的失誤。”他說:“日本和中國經濟有許多相似之處。”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通縮跡象的出現,中國對日本政策細節的興趣顯著增加。
中國正在推動過去幾十年來日本實施過的三項重要金融改革——利率自由化、貨幣國際化以及資本賬戶開放。
這些改革將有助于經濟發展,但失誤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
消息人士稱,中國決策者認為,1985年日本與西方大國簽訂的“廣場協議”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實際上批準了日元走強以及資本賬戶開放,對東京來說是關鍵性事件,最終導致了日本“失去的20年”。
日本銀行(央行)審議委員木內登英5日在前橋市舉行的記者會上說:“中國已經開始應用從日本的經歷中吸取到的經驗教訓。即使在增速放緩之時,中國決策者也沒有采取可能加劇金融不平衡的政策措施。他們這樣做很明智。”他表示,即使當資產泡沫在形成時,日本也不能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因為這會對日本最大的伙伴美國產生影響。他還說:“日本的一條經驗是,實現國內經濟穩定(而不是國際考量)應是決策者的第一要務。”
中國還面臨日本以前經歷過的其他一些挑戰。
由于政府收緊政策以防止市場過熱以及過度供給,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降溫,再加上經濟減速,人們開始擔憂銀行呆賬會快速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會進一步惡化。
消息人士稱,監管機構還在詢問日本是如何應對銀行破產的,這或許表明北京在為利率自由化后分散的銀行業可能出現的合并做準備。
與日本相同的是,中國企業大量依靠銀行貸款、而不是發行債券來滿足融資需求。同樣,中國也對銀行業進行嚴格監管,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日本類似。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中國經濟處在轉型的十字路口


- 俄前副總理遇害案第六名嫌犯引爆炸彈自盡
- 比利時歐華漢語語言學校舉辦中國日活動
- 姚明談履職:明星身份不舒服 委員應該敢說話
- 俄反對派領袖被刺案再有2人被拘留 均為高加索人
- 23歲男子闖入英國會大廈樓頂 僵持一夜后被捕


- 俄前副總理遇害案第六名嫌犯引爆炸彈自盡
- 比利時歐華漢語語言學校舉辦中國日活動
- 姚明談履職:明星身份不舒服 委員應該敢說話
- 俄反對派領袖被刺案再有2人被拘留 均為高加索人
- 23歲男子闖入英國會大廈樓頂 僵持一夜后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