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粉嫩在线播放,国产美女精品视频线播放,亚洲 最大 激情 欧美 在线,日韩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電子信息制造業效益改善

5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其中,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1.3億臺,同比增長5.5%;集成電路產量1935億塊,同比增長6.8%。

電子信息制造業效益改善

來源:經濟日報 2025-07-13 10:5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原標題:電子信息制造業效益改善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前5個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同期工業、高技術制造業高4.8個和1.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2162億元,同比增長11.9%。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增長較快,效益穩步改善。

專家認為,展望全年,受全球電子產品市場回暖、國內數字消費穩定增長、數字化轉型深化等因素影響,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行業增長較快

5月份,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其中,微型計算機設備產量1.3億臺,同比增長5.5%;集成電路產量1935億塊,同比增長6.8%。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認為,前5個月,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最大亮點是技術突破與市場擴容雙輪驅動。集成電路、光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技術持續突破,推動產品從跟跑到并跑甚至領跑,智能手機迭代、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也均依賴底層技術支撐。同時,消費端需求爆發,智能家居、無人駕駛等新業態涌現,工業領域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應用深化,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產業生態上,頭部企業通過并購整合產業鏈,提升全球競爭力。

“從細分行業看,在電子整機產品智能化升級需求帶動下,前5個月,我國集成電路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增長6.8%和19.5%。各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帶動的智能芯片、算力服務器等保持穩定增長。受益于智能網聯汽車相關領域的發展,智能座艙、激光雷達、車載顯示等電子產品實現較好收入。”賽智產業研究院院長趙剛說。

朱克力認為,電子信息制造業需應對逆全球化與產業鏈波動風險。企業可加速產品轉型升級,聚焦高端新興消費領域,持續推進基礎性與前瞻性技術攻關,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優化產業要素供給,打造協同發展生態,加強國際化布局,提升全球品牌競爭力。政策端需完善投資機制,支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動產業從規模擴張向質量躍升轉型,構建長期競爭力。

趙剛建議,支持智能手機、AI終端等整機產品企業加快產品迭代創新,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提升市場占有率。推進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促進電子產品供給。加快技術創新,培育未來產業,搶占新興市場。

市場需求擴大

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較快、效益改善的支撐因素包括政策、市場、技術、資本等多方面。朱克力分析,政策層面,國家出臺穩增長方案與“兩新”政策,推動設備更新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激活市場潛力。市場層面,超大規模市場與數字化轉型催生多樣化場景,消費電子更新換代加速,工業領域智能化升級需求激增。技術層面,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合,催生新業態與市場價值。資本層面,投資并購活躍,企業通過整合提升產業鏈韌性,形成規模與技術雙重優勢。

“半導體工藝、材料和設備的國產化率不斷提升,先進計算、高端存儲、移動網絡通信設備等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取得突破,智能手機、折疊屏、AI終端等消費電子產品持續引領產品創新潮流,這些技術創新支撐電子信息制造業保持高速增長。”趙剛說。

浪潮計算機總經理貢維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帶來了產業升級新機遇,各行業對算力的需求井噴式增長,AI服務器作為核心基礎設施,已成為電子信息制造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國內頭部科技企業、科研機構等構建自主大模型,單項目采購AI服務器規模可達數千臺。金融、醫療等領域企業從“上云”轉向“上智”,這些需求的背后都需要算力支撐。

“市場不斷擴大。一方面,在智能手機、智能PC、智能無人機、智能汽車等消費級AI終端需求帶動下,消費電子產品新興市場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另一方面,在行業智能化轉型需求帶動下,智能算力、存儲設備、通信設備和集成電路等行業市場將持續快速增長。”趙剛說。

數字化轉型深入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3部門日前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著力拓展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的廣度和深度,鞏固電子信息制造業穩增長內生動力,不斷提升電子信息技術和產品對其他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賦能力度,助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和制造強國建設。

賽迪研究院政策法規研究所所長彭健表示,電子信息制造業作為數字產業的硬件根基,其數字化轉型直接決定數字技術的落地能力。《方案》將推動芯片、傳感器、通信設備等核心產品的性能躍升;為數字產業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礎設施環境;打通數字技術產業化的“任督二脈”,通過技術攻關與場景落地雙輪驅動,加速數字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縱向貫通產業鏈、橫向賦能多行業,形成數字產業協同發展的“生態網絡”。

趙剛認為,電子制造業加快產業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步伐,深化數字化轉型,不斷突破集成電路等技術瓶頸,整機產品生產制造能力和效率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效應增強,推動電子制造業持續增長。

彭健介紹,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數字化水平相對較高,特別是在生產自動化、設備數字化和數據采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以智能工廠為例,截至2024年底,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達到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級及以上的智能工廠普及率達60%,高于全國制造企業平均值12個百分點。總體看,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水平已處于制造業領先地位,且政策推動力度大、發展目標明確。

(責編:孫紅麗、楊迪)

(黃鑫)

【責任編輯:程爾凡】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
C財經客戶端 掃碼下載
Chinadaily-cn 中文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