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醫生馬海平:創業不到一年,領跑診后市場靠什么?
5月12日,一呼醫生創始人兼CEO馬海平確認了該企業已完成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領投方為華創資本,天使輪投資人唐越跟投。據不完全統計,在2014年國內15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中,互聯網醫療類占據了超過14億美元。一呼醫生宣布1000萬美元A輪融資,這是去年以來投資機構對醫療健康產業投資熱的又一標志性事件。
一呼醫生成立于2014年7月,主打的典型應用場景是“診后咨詢”,CEO馬海平具有十余年的互聯網高管經驗,先后在百度、盛大、愛幫網和萬達等公司擔任要職,他對記者表述了對于對醫療行業“痛點”的觀察,對移動醫療的系統思考和一呼醫生切入點選擇的前前后后。

并非貿然進入醫療行業
馬海平告訴記者,選擇做醫療項目經過了深思熟慮,主要有三個緣由:一是發展趨勢,馬海平認為醫療、金融和O2O是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大趨勢,而醫療相對來說在擁有巨大機會的情況下還不太擁擠。二是已有資源,馬海平在百度期間接觸過很多醫療行業客戶,相對比較了解醫療行業,在醫療圈一定的人脈。三是市場需求,“非市場化”的醫療壓制了醫患需求,讓醫生和患者都比較痛苦,通過互聯網來改善畸形的非市場化醫療是一個趨勢,對社會有非常大的價值。
打造“診后”信息閉環
馬海平認為如果按診前、診中和診后劃分的話,目前大部分醫療O2O企業都集中在診前部分,而且偏向于輕問診,目前行業是扎堆的狀態,但都沒有解決看病的實際問題,所以發展比較困難。馬海平認為,通過互聯網的思維或者方式去掛號咨詢并不能解決看病難的實際問題,這是目前很多醫療O2O企業存在的問題,也是他們發展速度較慢的原因??床‰y的實際是患者不能及時、高效地解決自己的醫療需求。
輕問診是屬于診前的咨詢工作,但患者不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病情,醫生也不能通過患者的描述下結論,這種尷尬局面給醫患增加了一個環節卻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真正的醫療需要經過面診環節,但是目前的環境下還沒有到通過互聯網進行面診的程度,所以這也是一呼醫生選擇做診后醫療服務的原因之一。
馬海平認為傳統醫療體系里患者結束面診、離開醫院或診所就代表著就診結束,之后任何與病情康復的問題都得不到有效解決,如果診后出現異常情況需要咨詢或醫治,對于患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和麻煩的事情,這也導致看病難。實際上面診之后才是診治的開始,后期的復診、咨詢等康復工作是診療的重要一部份,一呼醫生就是在打造一個診后的信息閉環,這個閉環能夠應用醫生的碎片化時間解決患者的實際問題,讓患者保持一定的心理安全感。
一呼醫生設定高門檻,進駐平臺的醫生需要經過基本信息和資格審查,并且一呼醫生會向醫生所在醫院電話確認,方可正式接入平臺。醫生進入平臺后可介紹自己的患者通過一呼醫生平臺繼續和自己保持聯系,醫生可以接受患者的付費或免費診后咨詢,具體數額平臺會給予參考價,醫患可在此基礎之上商定。
馬海平認為,從微觀來說愿意接觸新事物的醫生就是很好的切入點,而且這部分醫生具有年輕化特點。目前一呼醫生平臺上的醫生大部分都是這些有能力的青年醫生,現在階段利用好這部分醫生,后期慢慢培訓市場、“教育”醫生,這塊蛋糕就會越做越大。
醫療O2O風口正在形成
馬海平認為從整個移動醫療行業的發展看,目前醫療O2O風口正在形成,因為2014年期間成立了很多醫療O2O企業,對整個行業造成一個沖擊,但是在這些企業剛起步階段并沒有形成足夠大的風。2015年后伴隨政策利好,這些企業正慢慢形成足夠大的風并造成風口。
雖然風口將至,但是能不能在這個風口中生存下來是需要醫療O2O企業共同思考的問題。馬海平認為未來醫療O2O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公司內部的運營,因為用戶要持續使用某款產品,這就要求公司對產品具有足夠大的運營能力。
馬海平認為雖然目前不存在顯現的競爭對手,但是任何一家醫療O2O企業都將可能是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因為診前、診中和診后的劃分是偽命題,移動醫療行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診治閉環將形成,這個時候大家都在一條線上,所以任何醫療O2O企業都將可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都是為醫患提供服務。
一呼醫生要做中國版Teladoc?
美國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Teladoc成立于2002年1月,2009年12月Teladoc獲得900萬美元A輪融資,截止目前累積獲得7300萬美元融資。近日,Teladoc已經開始遞交IPO申請。
Teladoc主打遠程醫療的企業,主要業務是為患者提供在線24小時的醫療咨詢服務,包括電話和視頻等,也就是常說的在線問診。美國新醫保法案中對于遠程醫療的大開綠燈,Teladoc因此獲得了快速發展。但Teladoc所在的德克薩斯州的醫學委員會規定:只有在之前跟病人有過面對面接觸的醫生,才有資格通過遠程通信技術對這位病人問診。
馬海平介紹,一呼醫生稿“診后咨詢”,也就是針對經過門診和檢查后、經過治療出院后這兩類人群,可以通過手機掃碼與醫生建立聯系,并通過一呼醫生提供的服務平臺,獲取基于移動端的康復咨詢和延伸服務。一呼醫生和Teladoc服務的方式和業務的重點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于:通過或部分通過online方式解決以前只有offline場景下才能實現的事情。不同之處是,Teladoc所面臨的麻煩卻正好是一呼醫生已經規避。
馬海平相信,目前中國的醫療服務能力遠沒能跟上中產階級的需求,醫療市場化改革勢在必行。借助移動互聯網,醫生的價值會被放大;私立醫院、社區醫院增多的大背景下,醫生的流動性也將加強。一呼醫生把醫生和患者直接建立聯系,促進良性醫患關系的建立;而一呼醫生作為第三方平臺,短期內可通過傭金獲得收入,長期看沉淀的數據將具有無可估量的價值。
億歐網專欄作者:康君明


- 西方媒體密切關注莫迪訪華 中印關系影響世界
- 中企組織1.27萬人赴泰旅游 泰部長親自出席晚宴
- 外媒:習大大為何喜歡穿夾克?
- 日邀全球領導人訪廣島長崎 中方反問何時來南京
- 韓國預備役部隊槍擊案槍手遺書中透露作案動機


- 西方媒體密切關注莫迪訪華 中印關系影響世界
- 中企組織1.27萬人赴泰旅游 泰部長親自出席晚宴
- 外媒:習大大為何喜歡穿夾克?
- 日邀全球領導人訪廣島長崎 中方反問何時來南京
- 韓國預備役部隊槍擊案槍手遺書中透露作案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