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ofo小黃車減排量核算研究成果報告》在北京發布,這是全國首個關于共享單車在中國自愿減排項目方向的權威研究成果。該課題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聯合ofo小黃車共同開展,準確、定量分析了ofo小黃車項目的減排量,旨在引領和推動節能減排事業在中國更好的發展。
該報告以ofo小黃車大數據平臺運營采集的海量數據為基礎,對共享單車投放的節能減排水平進行了科學研究,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參考中國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并結合北京實際交通出行情況,對其基準線情景及在的騎行產生的減排量進行研究。
發布會上,專家組組長、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周宏春宣讀了專家組論證會意見。研究證明,共享單車對節能減排做出了卓越貢獻,在提高出行效率,緩解城市擁堵方面也具有明顯優勢。
據了解,專家論證會由來自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國際合作中心、國家節能中心、中國低碳聯盟、清華大學等機構及院校的九位專家組成,通過科學嚴謹的方式對ofo小黃車項目減排基準線情景與減排量的課題成果進行了評估和研究。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宋向東在發布會上宣讀了課題成果。ofo小黃車在進入城市不到兩年時間里,成為在汽車、公交、地鐵外的第四種重要交通工具,助力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和健康城市建設。報告結論指出,北京市每10萬輛ofo小黃車,1年可節約汽油3400噸,減少碳排放近萬噸。而目前ofo已經在全球連接了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并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ofo小黃車副總裁馬野銘、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燕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宋向東共同發布本報告
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蔣兆理、ofo小黃車副總裁馬野銘、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燕海、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宋向東等出席了發布會。專家論證會成員,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馬愛民表示,ofo小黃車倡導的綠色出行模式,不僅帶回了自行車川流不息的生活氣息,還促進市民積極參與城市共建,推動了城市文明低碳、智慧、健康的發展。
ofo小黃車副總裁馬野銘表示:“共享單車是綠色低碳、循環共享理念在交通出行方面的實踐,我們會繼續響應國家低碳、綠色發展的政策,大力倡導綠色低碳出行,完善城市綠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共建城市生態文明。ofo小黃車下一步還會將課題成果與ofo小黃車APP端結合,將產生的減排量最終回饋給用戶。”
發布會上,ofo小黃車還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今后將共同完成中國自愿減排項目(CCER)審定與核證,共享單車相關質量提升認證技術研究,從生態設計、綠色制造到廢舊單車的再制造和再生利用全生命周期的循環利用開展研究及審核工作。
據有關數據顯示,ofo小黃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連接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在全球14個國家180多座城市為超過2億用戶提供了40多億次高效便捷、綠色低碳的出行服務。作為一種低碳、環保、綠色的出行方式,ofo小黃車在優化城市生態環境、環保節能減排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