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6年2月19日電 /美通社/ -- 《英才》雜志近期重磅推出年度具價值榜單系列之“年度跨越人物”,記錄那些引領中國經濟轉型的企業領袖。
對于全球經濟來說,2015年都是一個極不尋常的年份。
在這一年里,傳統行業衰弱,鋼鐵煤炭等重化企業步履沉重,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全面衰退的邊緣;但同時,也看到了新興產業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互聯網金融、大健康與新型醫療、虛擬現實等被視為新的產業方向,大受資本追捧,甚至出現了局部的泡沫。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傳統與未來的對比,從未如此尖銳。作為企業的掌門人,明星企業家們正在面臨高難度的考驗:是選擇在傳統行業中固守,還是勇敢跨越,在并不熟悉的領域中再度出發?
很多勇敢的企業家站了起來,揮別曾經的成功,跨界再創業,不僅帶領自己的企業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市值大幅提升,同時也為更多的企業家指出了一條發展明路。
改變,并非不可能。他們是企業精英,是逆勢前行的智者,他們就是2015年度跨界企業家。
張近東蘇寧云商董事長
蘇寧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著力開拓互聯網零售的戰場,但嚴格來說這并不算是跨界之舉。但在2015年底,蘇寧的跨界之路越走越寬,不僅進入了足球產業,同時還發布了在健康、快樂產業方面的全面戰略布局規劃。互聯網化的蘇寧,如今轉身步伐更加輕盈。新的業務和傳統的零售業務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這是一次值得期待的嘗試。
張玉良綠地集團董事長
能夠將一個街道級別的“國企”,帶到目前中國前五的地產集團,張玉良在地產生意上的運作能力毋庸置疑。在跨界轉型方面,張同樣很有自己的一套思路。看到軌道交通方面巨大的市場需求,綠地成立了自己的地鐵投資公司,并與申通地鐵、上海建工等上下游優勢產業資源開展戰略合作。另外,綠地還積極拓展金融業務,并依托自貿區優勢,著手打造自己的商品流通體系。和王健林類似,被張盯上的也都是市場容量非常龐大的產業。
周國輝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如果到現在還有人將怡亞通視為一家簡單的物流公司,那么他無疑已經大錯特錯了。從上市之初簡單的采銷、運輸業務,到如今橫跨商貿、供應鏈、金融和傳媒營銷的大型平臺企業,怡亞通將“生意”這件事本身,變成了自己的生意。沒有在業務方法、經營思維上徹底的跨界,怡亞通的平臺根本不可能搭建成功。
楊志茂錦龍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有東莞金融大鱷之稱的楊志茂,近年來通過一家主營房地產和基建業務的“科教拓展”公司,大舉殺入了證券、期貨等金融產業之中,并在2015年的股市狂潮中大賺了一筆,如今上市公司仍舊處在停牌狀態,很有可能繼續收購其他金融類資產。2015年是民間資本大幅跨界金融的一年,楊志茂作為其中的先行者,已經坐穩了金融民企大佬的第一梯隊。
許家印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
地產起家的許家印,在過去的幾年里,已經在足球市場上掀起了一股紅色波瀾。“抄底”大獲成功,已經帶動了整個中國足球產業的快速發展。在2015年,他更是充分利用在足球領域積累下來的美譽度和“死忠粉”,積極開展跨界經營。從最早的礦泉水,到糧油食品,再到人壽保險,許家印的商業觸角延伸迅速,知名度已經在短時間內到達非常高的程度。
徐井宏清華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一個多元化的IT服務企業,到全球領先的芯片全產業鏈整合者,需要多久?清華控股給出的時間是兩年。作為清華大學下屬企業集團的領導者,徐井宏率領旗下芯片業務板塊大量并購美國、臺灣成熟企業,短時間內成為世界范圍內的龍頭企業,同時在清潔能源、環保、醫藥等產業快速擴張,實現了質與量的雙重飛躍。
吳衛東順榮三七互娛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一個汽車配件企業,卻跑去收購一家凈資產少得可憐的游戲平臺,這在2013年時幾乎是難以理解的一件事。但隨著三七玩業績、利潤的持續暴漲,原來十幾億市值的順榮股份,如今也變成了接近400億市值的游戲巨頭三七互娛。原本并不出名的董事長吳衛東,憑借著跨界轉型的堅定決心和刁鉆眼光,不僅為自己贏得財富的指數級陡升,也讓更多傳統行業的企業家意識到新興產業和資本運作的魔力。
王健林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商業地產上獲得空前成功的王健林,并未滿足于此。在去年的萬達集團年會上,他不僅高歌一曲《假行僧》,還主動提出削減640億元的地產銷售計劃。于此同時,影業、院線、體育等大文化產業均有100%以上的增長,帶動萬達集團保持了非??斓脑鲩L勢頭。王健林不僅詮釋了文化產業的價值,也身體力行的展示了地產商在“新常態”下應該做出怎樣的改變。
王東升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經過幾年高速的成長之后,2015年京東方基本成為了全世界最賺錢的面板企業。在這個特殊的行業中,這是一個頗為難得的成就。但剛剛獲得盈利不久的京東方,立刻在醫療、可穿戴設備等方面進行跨界投資,力圖開辟新戰場,引起一片驚呼。對此王東升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他希望能夠將IT技術、顯示技術和醫學糅合在一起,從而獲得更大的盈利空間,同時造福社會。
其實東方財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從資訊網站到券商機構,東方財富在金融領域完成了從一個記錄者向經營者的華美轉身。神秘的董事長其實(原名沈軍)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但是這并不妨礙他一系列產品被億萬股民所熟知,也不妨礙其獨特互聯網金融戰略受到多方贊譽。東方財富作為創業板市值最大的龍頭企業之一,在一次次跨界創新中,向世人展現著創業創新的真實含義。
馬興田 康美藥業董事長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市值增長最為迅猛的醫藥企業,不是云南白藥,不是同仁堂,也不是各類糖尿病、癌癥藥企,而是為中藥產業插上互聯網翅膀的康美藥業。馬興田不僅打造了中國最大的中醫藥互聯網平臺康美中藥網,還建立了電商平臺、取得網絡醫院牌照,用完全不同于傳統的方式重塑著醫藥行業。在醫藥領域,說起互聯網,恐怕沒有人比馬興田更加在行。
劉明忠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
O2O這樣現代化且有些“激進”的經營策略,似乎從來都是創業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專利,但劉明忠用堅定的轉型告訴世人,央企也可以用堅定的互聯網思維,去整合自己龐大的資產,發揮出線上、線下的協同效應。規劃中的“際華園”項目,將在中國創建具有時尚、休閑、健康、環保特征的現代生活服務體驗中心及網絡。
林天福貴人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為一家運動鞋服企業,貴人鳥不僅不算是龍頭,甚至并未在行業中處于第一梯隊。但是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上看,貴人鳥卻領先于其他很多同行企業。其奧秘就在于,通過鞋服賺得大量資金之后,林天福轉身開始了體育產業的投資業務,率先成立了體育產業的投資基金,并入股了一系列體育資產。這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而隨后體育產業的投資狂潮也印證了其眼光的高明。
姜建清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
誰說大象不能跳舞?工商銀行作為中國最大的“大象”之一,也順應了產業發展的潮流,開始探索互聯網化的業務模式,把工行網絡商城做到了行業前十,并試水互聯網金融。不僅行長親自登臺,以互聯網的方式做PPT演講,甚至還做出了一個接地氣的“大象”吉祥物,在微信上做形象傳播。工行的改變,為其他幾大行的變革開了一個好頭。
賈躍亭樂視網董事長兼CEO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正版長視頻的時候,賈躍亭在地板價上買進了大批版權,自此走上了內容創造價值的光明大道。同樣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賈躍亭斥巨資投入了電視、手機等各類硬件產業,甚至包括了互聯網汽車。2015年的樂視著實搞出了不少的“大新聞”,雖然有很多人不看好,但樂視各板塊業務實現的一筆又一筆巨額融資,也是貨真價實。
黃巧靈宋城集團董事局主席
軍人出身的黃巧靈靠地產起家,卻把眼光聚焦在了演藝行業,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及其精準的戰略選擇。演藝產業從幾年前的默默無聞,到如今已經成為旅游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宋城演藝順利成為這個細分市場當之無愧的No.1。2015年3月,宋城再度進軍互聯網秀場,以24億收購了六間房,實現了演藝產業的線上、線下全布局。
郭為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曾經的中國第一大數碼產品分銷商,如今已經褪去了貿易商的角色,專注于智慧城市和智慧農業這樣的未來產業。在這個很多人都“看不懂”的產業中,神州數碼蛻變一新,成為了萬物互聯最堅定的布道者和耕耘者。神州數碼的順利跨界,讓郭為感慨就像“找回了自己”,不再迷失。
馮亞麗海亮集團董事長
海亮集團向來低調,但其已經是貨真價實的最成功的中國民營企業之一,位列2015年民企榜單第13名。在有色金屬業務遭遇衰退周期時,海亮不同于其他成功民企向高科技方向轉型,而是高調宣布進軍現代農業,準備在6年的時間里,大舉投資260億元,打造一個“全自營產業鏈”的農業帝國版圖。對于多災多難的中國農業來說,巨頭的進入無疑是巨大的好消息。
馮鑫暴風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所有人都看到,暴風科技率先拆VIE構架,回A股上市,然后瘋魔一般連續拉出39個漲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馮鑫早在回歸之前,就已經悄然布局了時下最火熱的VR虛擬現實產業。在暴風的規劃中,將以自己的VR產品為基礎,開發出一整套的虛擬現實生態體系 “VR+”。日前暴風魔鏡剛剛完成B輪2.3億融資,儼然已是中國VR產業“頭牌”。
蔡東青 廣東奧飛動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廣東,有無數人做過玩具的生意,但是把玩具生意做成一個接近500億市值上市公司的,只有蔡東青一人而已。其中秘訣就在于不斷的跨界,不斷找到更大的盈利空間。從最早的四驅車到動漫影視,再到“二次元”和人工智能硬件,蔡東青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