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正在浙江烏鎮如火如荼的進行中,期間有眾多政商界人物都在會上做了精彩的演講。
(鳳凰衛視總裁 劉長樂)
劉長樂:很榮幸參加數字中國論壇,作為一個傳媒人參加互聯網大佬聚集的論壇,確實有特立獨行的感覺,鳳凰參加數字論壇,還不是媒體或者是文化論壇,有一些四不象的感覺,過去曾經有人說過鳳凰既不像大陸媒體,也不像臺灣媒體,也不像香港媒體,也不像西方媒體,所以把我們叫成四不象媒體,今天到底是傳統媒體還是互聯網傳媒體系,也是四不象。
鳳凰衛視的全媒體化,鳳凰新媒體作為先導。目前鳳凰衛視與鳳凰網融合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鳳凰衛視在全球擁有數億的華人觀眾,鳳凰網PC端首日UV和PV穩居門戶第一,并已完成了移動端全面布局,新媒體日活躍量過億成為行業佼佼者。
現在提及鳳凰的品牌,早不是過去一個電視臺的概念了。鳳凰全媒體實現了電視、廣播、周刊、戶外大屏和多媒體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跨屏整合和無縫銜接,這些成功的實踐使我們感覺到互聯網公司與媒體行業齊頭并進。互聯網+傳媒,同為一家人的親切的感覺。在互聯網+媒體的轉型過程當中,如果做不到互通互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結果就是你死我活,這種局面現在已經出現了。江湖上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說法,報紙將于2044年徹底消亡,也有人認為未來電視臺將不復存在,只留下電視節目。讓電視人情何以堪?以上的說法未能得到一致的認同,但是對于我們確實有警示的作用。目前眾多的互聯網公司開始融合各種媒體。
上個星期阿里巴巴收購了南華早報,我看到一些行業觀察家做出了評論,說馬云先生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傳媒大亨?這確實是傳媒面臨的緊迫的現實。傳統媒體不進入互聯網,最好的結果就是淪為單一的互聯網公司的內容制造商。在互聯網產業鏈中,它絕對會處于被動的地位。從而也無法在互聯網經濟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剛剛聽了很多討論,關于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的問題。互聯網+媒體,絕不等同于媒體+互聯。新媒體依然需要全媒體化的升級改造。互聯網的沖擊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進步,有很多的傳統媒體開辟了網站、APP等新媒體形式,但是如果認為媒體融合僅限于將互聯網作為傳播渠道,這只是+互聯網而不是真正的互聯網+,傳統媒體在互聯網+的過程當中,應該確定全媒體經營理念,為傳統媒體植入更多的互聯基因。
在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層出不窮,相對于傳統的媒體,似乎新媒體客觀上沒有轉型壓力。新媒體的經營方式,如果只停留在廣告+流量的模式上,一味的靠廣告,不進行互聯網化的全媒體經營方式的升級換代的話,包括轉型的話,新媒體也將淪為新的傳統媒體,或者是傳統的新媒體。必然重演現在傳統媒體衰落的老路。
互聯網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大千世界萬物互聯,我們需要互聯網的智慧,用互聯網智慧之光照亮傳媒的未來。
互聯網+的時代,IT行業適用了50年的摩爾定律,也造成了挑戰。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傳統行業帶來的困惑。所謂的困惑,佛門叫無明,無明的煩擾,明就是智慧,無明就是缺乏智慧。缺乏智慧而引起各種煩惱。我想傳媒人在互聯網時代需要學習,領悟的智慧,就是要以互聯網的邏輯和互聯網的思維對傳統行業進行梳理,進而找到媒體適應互聯網時代要求升級轉型的途徑。傳統行業的變革從開放思想,擁抱互聯網開始,喬布斯推崇的真言,正是傳媒行業中超越一個新時代擁有的心胸。未來的傳媒行業不會消亡,在傳播信息功能和大數據的應用上,互聯網和傳媒的邏輯是內在的相融的,它未來將與金融、IT業、電子制造業、電信、零售、物流等行業交叉融合,不斷的促生新的商業模式,開辟新的市場。鳳凰集團誕生于1996年,在1998年的時候,我們創辦了鳳凰網,但是我們真正的全媒體化的戰略核心是從2005年劉爽擔任了鳳凰網CEO開始,2011年鳳凰集團新媒體業務上市,鳳凰網在全球垂直媒體當中處于第一地位。2015年鳳凰新媒體與小米公司合作E點資訊。
鳳凰的全媒體化正在進行中,我們的互聯網+鳳凰,幾年前鳳凰金融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了金融峰會。鳳凰新聞上線不到一年的時間,用戶過百萬,成交突破了70億,一年前鳳凰專注為全球華人提供資訊產品之外,開始探索用于為用戶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當時是否在這一領域投資,我們集團內部有很大的爭議,今天鳳凰取得的初步成果,我們開始反思,走路這一步對于鳳凰全媒體化的重大意義。
鳳凰集團即將迎來20周年,我們居安思危,我們擔心弱冠之年的鳳凰有類似中年慵懶的時候,是互聯網激發了鳳凰超越發展、追越卓越。 20年在中國傳統上來說,叫弱冠之年,弱冠,就是不是很強壯,我們雖然是青春年華,但不是很強壯。我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的感覺,昨天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讓我們對于互聯網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更多的行業融入互聯網,我們相信我們在今后的互聯網大會上看到更多的四不象、兩棲企業的進入。我們一起探討互聯網的閉環、物聯網。在講話的時候我想起了,在1980年的時候我采訪了一位偉人,這就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先生,當時我是記者,當年他談到了他乘坐日本新干線的感受,感覺到了快,催人跑的感覺。我想這是我們要做的事。這是我們與各位對于互聯網時代到來的新的感受。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