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銀行巔峰對決:工行招行 爭奪私行業務“一哥”
銀行業“一哥”并非總是一成不變,在細分領域,追趕者有時可以成為超越者。
在16家上市銀行中,明確開展私人銀行業務的有12家,其中有7家在去年年報中披露了管理資產規模和客戶數量。工商銀行以4732億元的管理資產規模居首位,緊隨其后的是中國銀行的4500億元和招商銀行的4342億元。其余披露管理資產規模的銀行分別是:農業銀行3960億元、民生銀行1281.7億元、中信銀行1053.53億元、浦發銀行1000億元。
不過,如果以戶均管理資產規模來比較,招行以2225萬元拔得頭籌,工行以1820萬元退居次席,此外中信銀行戶均管理1670萬元、浦發銀行戶均管理1667萬元、民生銀行戶均管理1378萬元、農行戶均管理1131萬元、中行戶均管理1125萬元。
此外,相對于國有大行的發展速度,一些股份制銀行可以用“野蠻生長”來形容。民生銀行客戶數量增長幅度達到101.91%,管理資產規模增長87.38%。而興業銀行雖然沒有公布管理資產數額和客戶數量,但其公布的客戶數量增幅卻達到了驚人的199%。
不過,所有上市銀行年報無一例外地回避了私人銀行業務的利潤數據,這種低調與過去幾年私人銀行的高調發展形成的劇烈反差,使得人們對私人銀行的盈利能力產生懷疑。記者翻閱資料,可查的宣稱私人銀行業務實現盈利的僅有三家銀行。興業銀行在2011年成立私人銀行部首年就宣布實現了盈利;工商銀行則是早在2010年就稱其私人銀行盈利接近1億元;招行則稱,繼2010年私人銀行業務率先在國內同業中實現盈利后,2011年實現稅前利潤8.4億元,2012年上半年實現稅前利潤7.2億元。招商銀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劉建軍透露,2012年全年稅前利潤更是達到23億元。
總體來看,私人銀行“富礦不富”似乎成為了多數銀行不得不面對的尷尬現實。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透露了私人銀行“賠本賺吆喝”的玄機,“不能以賬面數字來衡量私人銀行的貢獻,高凈值客戶往往能給銀行帶來額外的資源。”


- 馬航總裁:不會因客機失聯停飛波音777機隊
- 見死不救?澳政府拒絕澳航30億澳元貸款請求
- 黃碩:業界可共享打車軟件這張大餅
- 美媒:中國反腐令高檔白酒消費回歸理性
- 俄羅斯欲起草法案應對制裁:沒收歐美在俄資產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


- 馬來西亞稱持失竊護照登失聯客機乘客不是亞裔
- 以色列展示繳獲“伊朗軍火船”走私武器
- 美國“伊利湖”號巡洋艦訪問韓國 準備參與聯合軍演
- 祈福、搜救、調查 馬航客機失聯進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體“全副武裝”參觀福島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