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地市場持續升溫的情況下,政策面終于亮劍。在國土資源部部長辦公會要求各地持續加強房地產用地調控的“主旋律”發布后,即有部分開發商在杭州的一場土地出讓會上拿到一份《關于貫徹國土資電發【2012】87號文件有關事宜的通知》。通知規定:“對商品住宅地塊,當土地價格溢價率達到49%時,將調整競價方式,即鎖定地價,從零開始競投配建用房或保障性住房面積。”
土地新政的背后,是房企拿地潮的卷土重來。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9月,10大標桿房企拿地總金額達171億元,環比上升40%,并創出2011年以來新高。其中,前兩名為華潤和萬科,拿地款分別為48億元和44億元。而保利在短短三天內拿下四塊土地更是頗得業界矚目。
大型開發商集中拿地催生出有關部門對土地市場的監控。根據國土資源部有關規定,目前,除土地溢價率超過50%的“異常”交易情況必須上報外,對于預期會高價成交并影響市場預期的地塊,有關部門也要事先就競買條件、交易框架等備案審查。
在此背景下,杭州率先將國土資源部相關規定實施范圍擴大至所有宅地,同時,明確劃定“49%”紅線。杭州此舉,明確指向了其近期異常火爆的土地市場。
據了解,近期,杭州將迎來土地市場最為忙碌的時刻。10月16、17、19日,杭州均有土地出讓,包括8塊商業用地和5塊住宅用地。
16日,杭州主城區三宗商業地塊全部成交,共吸金近4.7億元。宅地方面,錢江新城二期范圍內的3塊土地也已經吸引了包括保利集團、世貿集團、方興地產在內的多家知名開發商參與競拍。
漢宇地產研究咨詢部表示,與上半年相比,如今明顯活躍起來的土地市場容易造成后市價格預期的看漲心態,中央目前對土地動態走勢的監管力度升級具有必要性。如土地市場出現過熱現象,儲備政策應及時干預來鞏固調控的整體效果。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分析師羅寅申則指出,該政策至少明確體現了部分地方政府對調控政策的支持力度,具有較大意義。但他同時強調,大量城市跟風的可能“不大”。“不排除其他城市的跟風可能,但數量有限。”羅寅申還指出,即使是率先對國土資源部做出明確支持表態的杭州新政,也有可能僅僅是“數字游戲”。“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提高起拍價來控制溢價。但在市場冷清的時候,這種手段很可能造成土地流拍的增多。”因此,羅寅申強調,新政能不能實質性產生效應,還要看市場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