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許繼集團電動汽車充換電試驗站,換電機器人只用了6分鐘,就將一臺電動汽車的9組電池更換完畢。據介紹,電動汽車充換電系統采取激光視覺定位、隨動控制技術等十幾種新技術,換電速度快,安全可靠,解決了影響電動汽車推廣使用的關鍵性問題。這是許繼集團在直流輸電、新能源發電、智能電網之后,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又一個新突破。
“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是破解難題、推進發展、贏得未來的根本途徑,許昌市要在‘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上走在前列,必須突出這條主線,真轉快轉,務求突破。”許昌市委書記李亞說,近年來,許昌市以“轉”促“轉”,著力抓好裝備制造、食品工業、能源工業三大主導產業,改造提升電子信息、煙草、發制品、金剛石四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智能電網、風電制造、新材料、電動汽車、生物醫藥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集約集群集聚、高質高端高效”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取得實效。
以項目帶動加快轉變。許昌市抓住國家支持河南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機遇,把實施項目帶動作為總抓手,不斷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致力推動“三化”協調發展。2010年以來,許昌市已經連續舉行8次產業集聚區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07個,累計完成投資444億元。在上半年集中開工建設的41個億元以上重點項目中,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就達37個。
以科技創新推動轉型。許繼集團國家級超高壓直流輸變電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繼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控制保護系統、第一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控制保護及換流閥系統,不斷占領世界輸變電技術的最高峰。森源集團的河南省中壓輸配電裝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風力發電工程研究中心,西繼電梯公司的高速節能電梯河南省工程實驗室等省級研發機構,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強的技術支撐。
以集群經濟提升產業。在襄城縣城南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以首山焦化為龍頭的煤焦化企業,將煤炭價值吃干榨凈,目前正在緊張施工的3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及10萬噸針狀焦項目,將這條世界上最長和最完整的焦化產業鏈又進一步的延伸和加長。按照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人口向城鎮和產業集聚區轉移的“四集一轉”的要求,許昌正加快“一帶十區二十個產業集群”建設,著力建設效益、品牌和創新型產業集聚區。
以綠色增長引領發展。“許昌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樹更綠了,我們在這里跳舞更得勁了。”晚上在許都公園跳舞的肖女士興奮地告訴記者,她和幾十位舞伴每天都到這里來跳舞,許都公園已經成了她們的健身、娛樂、休閑的樂園。據介紹,許昌在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地位,為“兩不三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同時,把發展生態文明、推動綠色增長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許昌市空氣質量二級良好以上天數超過170天,比前幾年明顯增加,COD排放量日益減少,城市森林覆蓋率達33.5%,城市建成區森林覆蓋率達42.8%。